论我国古代书画的收藏现状与发展
中国书画艺术是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尤其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书画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记载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脚步。经过历代书画家的传承、 熔炼和创新, 形成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宝贵遗产。 这些古书画作品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品鉴和典藏的艺术瑰宝,是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精华,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书画艺术作品,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有着悠久的收藏传统。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古书画与欧洲油画、翡翠珠宝并称为“三大宠儿"。 不管是博物馆(院 )保存,还是私人收藏,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和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古书画艺术市场在当今经济市场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事中国古书画收藏的人士也越来越多。然而,当前中国古书画的收藏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一、具有不可再生性的古书画日益稀缺
纸和绢是中国古书画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还包括颜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纸寿千年绢八百,在数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书画历经皇朝更迭、战乱破坏,还要经受温度、湿度、光照和其他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变化和虫蚁侵蚀,再加上藏家的疏忽大意、保存不善或刻意销毁破坏,能够历经千年并完整保存下来流传至今绝非易事。 综观今日公私庋藏的古代书画,将其对照前人的著录,在数量上少得令人吃惊。
例如,大家熟知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据刘悚在《隋唐嘉话》中的记载,自王羲之挥笔写下千古杰作《兰亭序》后,《兰亭序》就一直伴随其59岁人生终点,后作为传家之宝保存在王之后人手中,一直传到第七代孙智永(僧人);公元575年前后,《兰亭序》被献给了陈宣帝陈顼;公元589年又被人献给杨广,公元622年(或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所得。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兰亭宇》随葬昭陵。一幅千古名作就这样离开了世界。
二、中国古书画分布较广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随着时代变迁,一部分见证文明的中国古书画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西方列强浩劫,又有不计其数的中国古书画流失海外,美国最多,英、俄,日、法、德珍藏紧随其后。而今,除了散落民间的古书画外,在浩劫中流传下来中国古书画大部分分布在各大博物馆(院)、美术馆等。
由于对环境的严苛要求,要想目睹中国古书画的真容,并不容易,更别说私人收藏。而散落民间的中国古书画作品,一部分藏家只是为了鉴赏或收藏,而不再在市场上出现。再加上现在收藏古代书画的群体又特别庞大,这就使得本来资源十分有限的民间中国古书画作品变得更加稀缺。
三、中国古书画赝品、高仿品充斥市场
正是由于民间中国古书画资源稀缺,随着中国书画艺术的蓬勃发展,一些利欲熏心的商人、伪藏家为了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和商业效应,以隐瞒真相并采取欺骗的手段以假乱真、冒名渔利,市场上赝品、高仿品等层出不穷。
赝品和高仿品一般主要是有争议或有疑点的中国古代书画。这类书画可能是经宫廷或著名收藏家收藏过的,有著录记载,但是已经失传、流失或馆藏于国立博物馆,也可能流传有序且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赝品和高仿品流入市场通常先将其编入出版、著作中,使其“名正言顺",然后送拍,进人市场。由于有出版过的相关图录可供对照,而且在经济利益驱动之下,一些知名的专家和鉴定机构在其中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品的真伪瑕疵均由买家自行鉴别,拍卖方无须承担法律责,又给赝品和高仿品贴上了“护身符"。由于一些赝品和高仿品的制作工艺也非常高,甚至有的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使得很多收藏家防不胜防,严重影响了中国古书画收藏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也极大制约了中国古书画的传承和发展。
四、中国古书画收藏的新形势
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就曾发出慨叹:“图画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战!夫人不善宝玩者动见劳辱,卷舒失所者操揉便损,不解装褫者随手弃捐,遂使真迹减少,不亦痛哉!" 中国古书画是我国文化遗存中无比珍贵的宝藏。在当今严峻的中国古书画再现和传承形势下,如何收藏好、保护好、使用好这些稀世瑰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而摹本正好承担起中华民族传统书画再现和传承的重任,也将成为中国古书画收藏的新形势,对中国古书画收藏市场健康秩序的再建也将是一个良好的推进。摹本是运用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实现的古代经典书画艺术作品原大、原样、原色的原真性摹品,在古书画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摹本文化历史悠久,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源远流长。自东晋时期顾恺之创作绘画作品的同时,就开始临摹前人绘画作品。正如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金运昌所说: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不是摹本的很少。中国人正是通过摹本一代一代的传承,来传递我们的文化。中国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是一种临摹古书画的传统手工技艺,其过程繁缛精细,人工成本投人很多,耗时也较长,一件大件作品通常需要几年才能完成,小件作品则需几个月,至少也要几星期。
摹本与赝品和高仿品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制作技艺和工艺比赝品和高仿品要求严格和复杂外,摹本更要求将古书画按原样严格复制,不得走样,以代替其流传、延续;而高仿品、赝品的要求则不然,不但不要求与原书画一起对检,甚至尽力避开原作而单独行动。央视《鉴宝》专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李元茂曾说过:古书画复制( 包括摹制 ) 从出发点上看,与书画作伪在某种条件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书画作伪与正面的书画复制(包括摹制) 是两个目的完全不同的行为。
由于摹本制作周期长、造价高,承担着中华民族传统书画再现和传承的重任,因此较适用于收藏和传承。
五、中国古书画收藏的跨行业共联创新
当今已进人创新金融的新经济时代,进人信用机制与诚信体系相依托的信用时代。即当今及未来将是一个信用经济的时代和社会。在创新金融的新经济时代,信用资本开始参与资源配置,社会管理也正在逐步以信用为标准,信用意识、信用规则和信用管理全面渗透生活。然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起步较晚, 中国信贷市场却庞大且高速成长。 征信体系和信贷市场的不对应,个人征信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最核心的要素和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也因此阻碍了金融行业和个人或企业之间的资金需求对接。
在经过探寻和摸索后,现在中国古书画摹本建立了一个和金融共联发展的模式。古书画摹本了和信用有机结合的“信用摹本贷”模式,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书画的价值存在,也创新了金融信贷的模式,同时为金融行业和个人或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快速高效的品质纽带。信用摹本贷是中国古书画摹本跨行业发展和价值体现的一个方式,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创新型贷款模式,将有效增加个人或企业的信用度,提高个人或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额度,有效破解个人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古书画摹本和金融以及信用的结合,也极大地有利于中国古书画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对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较大的推进。
六,中国古书画任道远
中国古书画收藏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缺乏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健康的发展模式。不管是藏品还是收藏流通都存在着一定的监管疏洞。只有在建立健全中国古书画乃至整个艺术品市场监管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地探寻新的形式或模式去推动中国古书画收藏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把中国历史的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把当今社会的时代文化积淀和延续,成为下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瑰宝。(节选 《论我国古代书画的收藏现状与发展》 窦士伟、秦加)